十渡镇马安村:赓续百年初心 建设红色马安

作者: 房山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: 2024-12-16 12:51:17

  一、工作背景

  马安村位于十渡镇北部,是平西第一个抗日模范村。1941年秋,房涞涿联合县政府授予了马安村“抗日模范村”称号并赠锦旗,1951年8月,中央慰问团授予马安村毛主席亲笔书写的“发扬革命传统,争取更大光荣”锦旗,从此,两面锦旗远近闻名。2019年,由于地理位置偏远、人口结构失衡、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,马安村成为了市级低收入村。近年来,为了脱低增收,破解发展难题,寻找致富密码,在市、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,在驻派的第一书记们和共建单位的帮扶下,马安村继承和发扬“红色马安”精神,坚持问题导向,充分发挥组织、人才、资源三重优势,通过抓党建、促发展、惠民生,开创了“以红带绿、以绿促红”转型发展之路。

  二、主要做法

  1、“发扬革命传统”,打造教育基地、建强组织优势,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服务

  一是继承发扬红色基因。马安村充分挖掘村内红色资源,传承红色文化基因,将红色资源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的源泉,查证南岭阻击战、房良联合县政府、抗日高小等10余处抗战遗址遗迹并完成修复工作,建筑红色长廊、党建公园、抗战文化小道,制作宣传网站和抗战故事AR视频,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。二是创建党建工作方法。马安村党支部在继承先辈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了“五职”“五访”“六带”“一网格”的“五五六一”党建工作模式。“五职”即连心共建、深入调研,创建干部“五职责”:听党话跟党走,坚定信仰;无私心走正道,公平公正;谋规划敢担当,脱贫攻坚;品行好不腐败,清正廉洁;促团结保稳定,真抓实干。“五访”即责任到户、需求到人,邻里互助“五必访”:群众卧床要上门看望,群众红白事要上门帮忙,群众矛盾要上门劝解,群众有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,群众有困难要上门了解。“六带”即勇于担当、率先垂范,党员同志“六带头”:带头联系群众,带头投身公益,带头勤劳致富,带头维护稳定,带头诚实守信,带头移风易俗。“一网格”即村民自治、网格管理,常住人口“一网格”:根据自然片和生产队的空间分布以及家族关系,采用就近的原则,将所有在村常住人口按户对应到相应党员,形成联络和帮扶的网络。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机制,达到了村级管理的扁平化、精细化、针对化,村级服务的零距离、全天候、全覆盖,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力、凝聚力,解决村民自治中的难点问题,把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到实际行动之中,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2、“争取更大光荣”,活用人才资源优势,实现以红带绿融合发展

  一是充分发挥引才引智效能。针对村“两委”干部队伍老龄化、引领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,马安村充分利用第一书记和帮扶共建单位的人才和资源优势,通过引才引智破解发展、民生等难题。厘清发展思路,制定“四区两中心一基地”整体规划,通过生态农业和红色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振兴。拓展致富渠道,建立信息网络服务中心、村级网站和电商APP平台,传授村民“直播带货”知识,邀请西山永定河文化建设和内涵组专家入村实地考察指导,规划拓展游览线路,更好推动文化与自然融合,为低收入户的持续增收和集体企业的发展拉开序幕。二是持续推动红绿融合发展。在“两山理论”的指引下,马安村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作用,延伸马安红色文化内核,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,建立村史馆、撰写村史村志,排练红歌舞蹈,将“红色马安”赋予新时代内涵。创办红色马安(北京)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文创工作和绿色生态产品销售体系建设,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打造精品民宿文旅综合体项目,完成了10个精品民宿的选址和项目对接,实现了从引智帮扶“输血”到发展模式“造血”,再到文旅融合“活血”的转变。

  三、工作成效

  1、发挥“阵地作用”成就“明星村”。马安村持续发扬“发扬革命传统、争取更大光荣”精神,深刻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,开展红色文化节等系列活动,依托高校资源将红色马安带入课堂,运用官方媒体走入大众视野,多次被人民网、农民日报、北京日报等主要媒体的宣传报道,马安不仅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和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阵地,也成为了房山红色旅游“明星村”,2019年以来累计约20万人次前来开展主题党日、团日,接受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。2021年马安村党支部获评市级和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,2023年马安村获评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。

360截图20241216125503342.jpg

360截图20241216125514021.jpg

  2、强化“项目带动”开创“致富路”。马安村在明确“以红带绿,以绿促红”的发展理念基础上,通过媒体宣传、古迹修复、村史馆修建加大内涵式建设,以“平西古寨•红色马安”红色教育旅游景区为发展目标,以红色文创、主题采摘、农事体验、科技产品、绿色餐饮和精品民宿为增收渠道,带领村民走上发展快车道。2019年马安村132户低收入户全部脱低,2022年人均收入达到18000元左右。2022年红色马安获评市级红色旅游景区,昔日“抗日模范村”焕发新生机。

360截图20241216125533101.jpg

  3、注重“党建引领”凝聚“鱼水情”。马安村通过党建工作模式,进一步加深了村“两委”干部和群众的关系,“有事找支部,缓打12345”形成共识,“接诉即办”满意率常年保持在100%,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显著。在“23·7”极端强降雨灾害中,马安村吹响“平急转换”集结号,党组织和党员“双向奔赴”勇当“应急先锋”,及时研判、果断行动、全力以赴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确保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真正架起了“两委”干部、党员和村民之间的连心桥,成为了“红色马安”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和延续,凸显出强有力的战斗力。

360截图20241216125555508.jpg

  如今,马安村里添了人气、招了财气、扬了名气,完成了脱低致富任务,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,“红色马安”已成为马安村的新名片,昔日“抗日模范村”焕发新生机,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,“发扬革命传统,争取更大光荣”的嘱托正激励着马安人民奋进新征程,将村庄建得更红、更绿、更富、更美。近年来,马安村曾多次获得区级五好村党组织、文明村、平安村、环境建设“五化”村等荣誉称号。2019年获评市级四星村党组织;2021年获评市级和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入选房山区第一批党建引领“广阳式”基层治理示范点;2022年入选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、房山区首批红色美丽村庄;2023年获评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。2024年获评房山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研学基地。

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访问量:21578452

版权所有:房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Copyright © 2012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94250号-1 技术支持:房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